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小学作文 小学作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zmhk 2024-06-03 人已围观

简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案例分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案例分析怎么写

2.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怎样写

3.小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4.如何提高学生小学生计算正确性的教学案例

5.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_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6.一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案例分析怎么写

       一、背景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 一年级教学课本中,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我们何不借助他们已有的经验来使教学中比较烦琐、费时的内容变得简化、省时,并主动探究、实践解决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呢?《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形式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新课改,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让老师们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景叶老师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把它设计成猜一猜,买一买,分一分三个实践活动来完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特别是购物时兑换人民币的问题,并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体会到了人民币的功能,并且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二、案例

       本案例教学内容是江苏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实践活动一:

       1、 师:老师今天上课带来一个礼物,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我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摸一摸(钱).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2、 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情况.

       师:每一组都开设了一个小银行,小组成员分别从里面取钱,

       按顺序(教师演示)从中取出两种你认识的人民币,最好跟别人的不一样.(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取钱.这里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的纪律,说清要求后再动手操作)

       3、 师:请小朋友向同组同学介绍一下,你取得钱是多少?(同学

       展开激励的交流)请一组成员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其他学生说一说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对于说的好的加以表扬)

       1角、1元(硬币)、1元(纸币)……

       评析:

       教师善于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到数学.教师既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设计先让学生猜的活动,再通过分类感知人民币.激发了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效果较好.

       实践活动二:

       1、 小猫不认识人民币,它也想去商店买下面这些东西(课件出示

       四件物品及标价)你能帮助小猫用1元、5角、2角、1角的纸币付钱吗?(课件出示四种纸币)用哪一张钱付?(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用线连接).

       2、 商店里有哪些东西?(课件出示:练习本5角,铅笔8角,小

       刀1元)从小银行里取多少钱就可以买到练习本?(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指名学生上台说一说.还有不同的取法吗?(学生积极 思考发表各自方法)想一想:买8角的铅笔现在你会付钱了吗?(学生仿照上面方法取钱,再说一说)老师买一把一元钱的小刀,你能很快拿出一元吗?(生取一元纸币或硬币).你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总结出1元=10角.

       3、 兔妈妈也想买东西,它带了几角钱?(课件出示:一个2角,

       一个1角)还差几角?你能帮它取7角吗?……

       评析: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购物,以及解决在购物的过程中遇到的兑换的问题.创设了一个个能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活情境,把知识经验生活化、数学化、系统化.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在这里教师虽然注重了创新,但又不够大胆——难道买几角的物品非得拿刚好的钱吗?可以拿一元钱去购买,让售货员找呀!而且这种情况是我们平时经常遇到的!

       实践活动三:

       自已开办商店模拟购物.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组开个小商店,组长当营业员,

       其他同学当顾客,顾客先到银行里取1元钱,然后到营业员那去买东西.我们来评一评,谁是最文明顾客,谁是最优秀营业员.先想一想,你想买什么?(学生积极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指名说一说你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

       评析:

       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品德教育. 在“小小商店”的环节里,向学生渗透了在购物时要形成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适时的思想教育,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教师善于挖掘思想教育的素材,结合人民币的认识,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拾金不昧、奉献爱心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综上所述,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一年级的学生从懂事开始就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并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为此,在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情况时可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创设一个情景:一位同学当售货员,一位同学购物.让学生自己来决定想买什么,用哪种钱购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更好的体现创新性.另外,我觉得这位老师在教学中,眼中没有学生,不能较好地调控课堂.如教师问,你见过一分硬币吗?有一位学生(一直都比较调皮,不能集中注意力)说我见过!但教师说:“是吗!请座!”我想这里完全可以说:“是吗!你在哪里见过?可以和同学们说说吗?”这样这位学生一定会认真听讲,并对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怎样写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和评析

       执教 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王彦伟

       评析 北京景山学校 郑俊选

       教学内容:可能性的大小(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06~107例3、例4)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复习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出示问题:

       (1) 谈话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

       (2) 复习旧知: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

       A B C

       师:草地上有三个盒子,小红希望一次就能摸出一个黄球,我们建议她从哪个盒子里摸?为什么?

       师:为什么不建议小红从B盒或C盒摸呢?

       2.师:既然B盒和C盒都可能摸出黄球,哪个盒子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3.导入:可能性真的有大小吗?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可能性的大小]

       二、验证可能性的大小。

       (一) 研究两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1.学生试验前的猜测。

       (1)师: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盒子,里面放了红黄两种数量不一样的球,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呢?猜一猜 ,然后用遥控器选择。

       (2)出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①红球 ②黄球

       (3)学生选择。

       导语:咱们这么猜科学吗?在试验的过程中允许改变自己的选择。

       2.学生试验。

       师:请大家推选两名同学上来担任记录员,用写“正”的方法来记录大家每次摸球的情况。男女生各选一名同学上来摸球。一名同学负责拿着盒子,每次要把球摇匀。下面让我们一起关注他们每次摸的结果,并大声告诉记录员。

       正

       正 正 正

       共( )次

       共( )次

       3.根据试验结果再次选择。

       (1)师:我们已经试验了20次,算一算绿球一共摸了几次?红球呢?看着这两个数据,你们有想法吗?如果再允许你们选一次,怎样选?

       (2)出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①红球 ②黄球

       (3)学生选择。

        32人

        0人

       4.发现规律。

       师:原来选择红球的同学你们为什么都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5.进行验证。

       教师揭开盒盖验证。

       6.总结规律。

       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黄球的数量比红球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红球数量比黄球少,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小。

       板书:在一定的条件下:

       7.深化结论。

       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继续摸下去,结果会怎样?如果只摸一次,一定能摸出黄球来吗?

       小结:只有摸的次数越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研究三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1.导入: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两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情况。如果再增加一种颜色,是否仍然符合“物体数量多少决定摸出哪种物体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呢?

       2.出示试验提示: 试验提示:

       摸的次数要尽可能的多,

       每次摸完放回摇匀再摸。

       3.学生小组合作试验。

       试 验 记 录 表

       ( )个 ( )个 ( )个

       猜想:

       摸出( )的可能性最大;

       摸出( )的可能性最小。

       共( )次

       共( )次

       共( )次

       师:请大家观察统计的数据,结论和你们组原来的猜想一样吗?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4. 全班汇报。

       六个组摸到红球的多,两个组摸到的蓝球多。

       学生讨论:两个组摸到蓝球多这种这种情况可能吗?

       5. 得出结论: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6.导语:我们在猜一猜,试一试的过程中做出了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现在你们能直接根据数量来判定可能性大小吗?

       三、应用可能性的大小。

       (一)连一连。

       每次摸一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 摸出的一定是黄球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 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1.每一位学生动笔在小篇上连线。

       2.实投汇报。

       (二)设计转盘,灵活运用。

       1.师:现在如果你是商场这次活动的策划者,打算怎么设计这个转盘?

       如果你是一个顾客,你又想怎样设计这个转盘?现在请我们班这部分同学做商场活动的策划者,另一部分同学做顾客,分头设计这个游戏转盘。设计完后整理自己的设计想法,准备讲给同学听。

       2.动手设计。

       3.学生汇报。

       (1)商场策划者。(2)顾客。

       4.小结: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转盘设计问题,知道了涂色面大,转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转到的可能性就小。

       5.全课总结。

       (三)设疑激趣,引发思考。

       1.引入:生活中应用可能性解决问题是很多的,例如大家都爱看儿童节目,下面这个节目你们一定看过,是七色光栏目中的“夺宝队队对”节目,我们将要看到的是“排雷闯关环节”中,绿队和蓝队对抗情况。

       2.学生观看。

       3.反馈。

       提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去思考:

       ①数字方块为什么不听同学们的话,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②如果想让扔出6的可能性大,应该怎样在方块上标数字呢?

       [专家评析]:

       “可能性的大小”的教学设计,到目前为止我们听到的或者看到的,几乎都是把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对不确定性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探讨,综合在第一课时里进行。北京市东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室从新教材(人教版)实验的需要出发,决定对这部分内容作进一步的研究,并且由府学小学王彦伟老师来承担教学任务。王老师将教材中的前两个例题安排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充分地感受事件的发生存在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两种情况,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是十分有限的,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这就为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重点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可能性大小的规律作好了必要的认知上的准备。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以及生产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叫随机现象。随机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规律,但实践证明,如果同类的随机现象,大量的重复出现,它的总体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能性大小实际上也就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但是这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概念,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体验。我们把这种随机的思想渗透到数学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既学习应用数据进行可能性大小推断的数学思考方法,同时也教育学生要以随机的观点来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且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发挥我们数学学科的特殊作用。

       王彦伟老师执教的《可能性的大小》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这几个特点:

       一、目标明确,层次清楚,环节紧凑。

       王老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有层次地展开。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经历了“导入—体验—发现—应用—延伸”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规律。

       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思考后回答:在A、B、C 3个透明的盒子里,盛有总数量相等、但红、黄两色数量不等的球。“小红希望一次就能摸出1个黄球来,我们建议她从哪个盒子里摸?”“在另外两个盒子里,哪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最大?”通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简捷地复习了第一课时关于“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知识,并顺利地导入了对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的研究。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不了解盒子里装球的数量的情况下,先行预测“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这显然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可避免的含有“碰碰运气”的成份。但是,教师允许学生在观察摸球实验的过程中,修正自己最初的选择,进而让学生体验到,只有根据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去进行判断才是有科学依据的,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这个实验初步体验和发现“可能性大小”的规律。

       第三个环节: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如果再增加一种颜色,是否仍然符合物体数量多少决定摸出哪种物体的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呢?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强化了对“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有关”这样一个结论的认可。

       第四个环节:是让学生应用“可能性大小”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应用中深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向课后延伸,引导和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二、妙设情境,激疑解惑,发现规律。

       教师找准了新知识的切入点,巧妙地、有的放矢地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含有数学问题的情境。把问题设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和冲突搭起了一个平台,调动起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去实现知识的建构,并从中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由于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使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学生思考起来会感到非常亲切、有趣,也易于理解和掌握,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王老师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每一环节都为学生的参与,创设了要求不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交流与反思中,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的可能性大小的体验。让学生认识到,对某一随机现象来说,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而是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

       王老师认识到,只有当学生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有可能真正的被调动起来,这一思路成为王老师设置情境的出发点。下面我们从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动中选取两个例子来说一说:

       情境之一:新课导入后,为了集中学生的关注点,教师对学生说:盒里装着两种颜色的球,如果不打开盒盖,你能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在明确提出了上述的问题后,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猜测。“那怎么能检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这时,全班一致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摸球的次数对猜测作出检验”,有了这样的一种认识以后,摸球活动便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主动的需求,成为全班同学的共同关注点。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关心每一次摸出球的颜色和黑板上的统计数据的变化,并会不停地思考,自己最初的预测是不是对了?还需不需要调整选择呢?随着情况越来越明朗,我们看到学生的选择也越来越趋向于一致。教师适时地要求学生说明改变选择的理由,之后,便十分顺利地引出了结论,这时,教师揭开盒盖的神秘面纱,验证了学生的选择是正确的。就这样,学生在主动关注摸球的操作过程中,经历了猜测、观察、思考、分析和选择,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新知。

       情境之二:在小组合作活动时,教师为八个小组各提供了一袋球,虽然各袋中球的数量相等,但同颜色球的数量却不等,关于这个情况学生并不知晓。当操作活动结束,各小组汇报后,同学们看到六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原以为同学们可能会在思维定势的作用下,怀疑与自己组结论不同的另外两个组,是不是因为操作不当,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影响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是,居然有的同学应用了刚刚学到的关于“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解释了其中的原由。当这两个组向全班展示不同颜色球的数量,验证了大家的分析正确时,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我们还看到,在总结规律的时候,学生明白,虽然六个组和两个组对结论的具体表述内容因颜色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内涵具有共性,这就又一次说明: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另外,王老师让学生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以扮演“策划者”或“顾客”的不同身份,去设计抽奖转盘,学生积极参与,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当学生运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去说说自己的设计想法时,教室里欣赏、赞许的笑声不断。总之,为了让学生探索随机现象中“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并学习运用规律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多处都体现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的良苦用心,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三、内化理念,改革创新,落在实处。

       教师的“教”应该是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会学”“乐学”服务的。教师要以热情的鼓励、积极的引导、耐心的期待、客观的评价,把学生推向自主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在感受、猜测、思考、操作、交流与反思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完善人格和认知结构。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发挥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王老师结合教学需要,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有让学生直接观察直观材料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有让全班学生带着一分期待的心情,共同关注摸球之后得出的统计数据决定是否调整自己最初选择的;有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研究数量多少与可能性大小的关系的;有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判断数据与文字表述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动笔进行匹配连线的书面练习作业的;有应用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的知识,去理解、分析商家促销活动的营销策略的;有让学生按“顾客”的意愿,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设计抽奖转盘的;还有让学生从“排雷闯关”的录像片断中,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与今天学习有关的知识,把课堂学习内容向课后延伸。总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起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练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练习中的反馈也已经普遍地引起了重视,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反馈,是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在这节课上,教师既使用了我们常见的反馈方式,如:个体的口头回答,书面的连线作业,也有小组汇报合作成果,展示动手设计抽奖的小转盘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使用了“选择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信息反馈手段,不仅使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既全面又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想法,也便于同学之间的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此外,教师在运用评价语言激励学生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在提纲挈领的板书设计、在教态和师生关系等方面,都是做得挺好的。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今后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更好地发挥语言在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常言道:“学无止境”,我想“教”也应该是“无止境”的。希望王老师在数学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成绩。

小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数学不是枯燥的教学,应该是一种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教学片断 :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要到岛上去旅游需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呀?

       生:喜欢,到岛上去玩要坐船.

       师: 大家回答的很好,可是现在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有24个人想去岛上玩,每条船限乘4人,需要租多少条船? ”大家先分析理解题意然后帮老师解决。

       生:限乘4人,就是说每条船最多只能坐4个人,坐多了就会有危险。

       生:24个人,可以每四个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6组。

       师 :“好!同学们是怎么想的?

       生:共有24个人,每4人租一条,求需要租几条船,就是看24里面有几个4,有几个就租几条船 。

       师:大家说的很对,就像同学们说的,24里面有6个4,就租6条船。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所以,特意设计了一节《平均分》的实践课。通过谈话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把平均分的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有生命的数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学到了平均分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就是从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同时提出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然后通过说一说、想一想、算一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小学数学成为一种生活化的教学而不再是枯燥的教学。

        数学教学如能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引入生活中的鲜活实例,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

       这个教学片断,通过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出现,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价值,旨在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如何提高学生小学生计算正确性的教学案例

        小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教学案例及反思需要怎么写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案例及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倍加注意:

        1、把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不得、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2、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现实生活。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例题后,可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其它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又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可让学生报数,并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

        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教师请两次都站起来的同学,说出他们自己报的数:6、12、18……发现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师:像这样的数还有18、24、30……

        由此引出课题:公倍数。让学生列出一些2和3的公倍数6、12、18、24、30……

        师:请找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填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这里,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入手,把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因为报数游戏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一下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报数,并请符合条件的学生“站起来”这一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面这些所作所为都是学生经常玩的游戏,教师把生活实际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活跃起来。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站两次,为什么会站两次?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学生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只有营造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才会使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凸显。如: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时,复习“9的乘法口诀”,教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学生热情极高地编起算式来:

        生1:9÷1

        生2:18÷2

        生3:45÷9

        生4:3÷9

        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编错了。”这位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羞得快要哭了。这时,教师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

        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行改编: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生1:把3换成27

        生2:把3换成72

        (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 = 7

        生2: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

        ……

        这里,正是教师轻轻的抚摸、充满赞赏的鼓励在生4的内心激起波澜,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正是老师灵活的教学机智,才激起了学生后续的动力,才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得到每个孩子的认可。教师利用学生的错误,巧妙设计,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

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数学,体验做中学

        课堂中应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既成结论转化成学生探究的素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让学生边学边用,而不是学后通过单纯的复习去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通过让学生对折圆片,动手量折痕,使学生认识到圆的一些特点:这些条折痕都通过一个中心点,沿着折痕描画下来的线段两端都在圆的边沿上。一个圆中像这样的折痕是描不完的,对折后,两个半圆完全重合在一起,大小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大家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圆的这么多知识,其实,大家把圆对折后,描下来的一条条线段就是圆的直径,这些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

        在这里,教师讲得不多,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对折圆片,描下折痕,仔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圆心,发现直径的本质特征。整个过程至少有以上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创造地学习,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具体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_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一、存在的现象

       在一节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复习课上,我共让8位学生上台板演,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8位学生式子全部正确,但有7位学生的计算结果错了,而且这7位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事后我与办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都有同感: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确差多了。在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新教材研讨会时,与会的许多教师都谈到类似的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计算能力薄弱,不仅仅是我所遇到的困难,或许是整个数学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二、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合理、准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作为四大基本能力之一鲜明地提出来。由此不难看出运算能力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准确找出学生计算能力弱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确保教学质量。

       三、调查

       经过一个月的校内调查,在同事的协助下,我们总结出学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习惯不好,粗心大意

       (1)题目抄错。如将“÷”看成“+”;将“0.93”写成“0.98”;将“645”误写成“654”等。

       (2)答案抄错。如把验算的结果抄写成计算的结果,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写错了等。

       还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

       2.口算不强,基础较弱

       如20以内加减口算不熟练,造成在完成进位加和退位减时出错较多。有些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能熟练背诵,导致试商出错。

       3.算理模糊,张冠李戴

       如:857-298=857-300-2=557-2=555,已经从 857 中多减2了,应该加上2;再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常强调小数点要对齐,但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常常就把末位对齐变成小数点对齐了。

       4.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

       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如单位未统一、用错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另有部分学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导致运算错误。

       四、对策

       我们根据以上的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1.兴趣引路,提升计算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我以介绍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计算标兵、计算不出错的免去当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等方法,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当计算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他们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他们会产生成功感;当连续几次正确率在100%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更加增强了他们正确计算的欲望。

       2.训练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我们在练口算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我们在每次训练中都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要求,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练口算的积极性。

       3.优化策略,强化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与示范。首先要弄清算理。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训练时,我让学生看题目,想算法,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做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补充,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时,我将计算题型进行归类,让学生一天练一个类型,隔天巩固练一题。这样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

       4.日常入手,培养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对计算的结果自觉检查。必须注意,课堂计算时,教师绝对不要提“看谁算得快”的要求;否则,学生往往是只图快,不求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做好表率。平时板书、批改作业时,字迹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发动家长做好配合。如在家庭作业中,发现孩子有错题,可让家长帮助孩子找到错误的原因,再订正到纠错本上。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数学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数学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怎样的呢?小学课堂该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希望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一

        教学内容: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 自我评价 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 反思 :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 学习 方法 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二:《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 经验 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商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5)三个人一共用多少元?

        2、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不但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还列出了算式。请大家观察这些加减法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探究。

        1、教学例1的第(1)问。

        谈话: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教学例1的第(2)问。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再进一步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吗?

        学生计算后,再要求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然后提出把计算结果化简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

        4、 总结 和归纳。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然后组织机交流。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3、完成练习八第1题。

        4、完成练习八第2题。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5、完成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学得怎么样?

        五、延伸。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下节课在继续研究。

        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p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学生口答算式。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算式中都用小数。

        学生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指名板演)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间交流自己想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交流后明确学生独立计算,并 说说 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出得数,并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结合线段图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

        学生交流。

        问题的提出来自学生本身的思索,这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索、尝试。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比较“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和“小数点对齐”,最终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教师鼓励分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算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既巩固了本课的相关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4.75+3.4=8.15(元)4.75-3.4=1.35(元)

        4.754.75

        -3.4-3.4

        8.151.35

        猜你喜欢:

        1.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3篇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3. 小学数学教学小随笔3篇

        4. 小学数学手抄报模板

        5. 数学最简单手抄报的模板

        6. 小学数学教学研修日志3篇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和案例

       参考回答: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

       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

       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

       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

       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

       为40°、60°、80°,画出这

       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

       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

       一下。

       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

       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

       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

       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

       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

       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

       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

       P140 2 ( 学生举反例说明)

       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 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 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举例时,电脑辅助演示让学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z+z平台播放三角形稳定性及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z+z平台显示题组练习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再次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7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 “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记得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时,我曾安排学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错题,(即如下几题)

       12 52 476

       × 7 × 2 × 8

        74 104 3808

       由于班上的学生非常活泼外向,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顺势将话锋一转:“今天,有几个数学病人怀疑自己生病了,来到我们班求医,看看哪位数学医生的医术高,为他们解决病痛?”话音一落,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新的高潮,学生们纷纷埋头认真分析,并很快地一一举手,嘴里喊着:“老师,我知道该怎么给他们治病了,让我来吧!”有的坐在前排的学生甚至都离开座位,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来了,一副惟恐我不让他们“治病”似的。于是,我叫了其中一名学生,名叫张晓丹:“张医生,请你上来为第一个病人看看。” 张晓丹同学一听到我这么称呼她,刚开始一楞,后来马上领悟了我这么称呼她的用意,非常高兴地上台,开始分析“病情”:“这个病人的病因出在忘记在这里进位了。”一边说,一边还拿着红色粉笔指着个位和十位之间的位置,并补上“1”,接着就在积的十位上将“7”改成“8”,说:“这样就治好了。”这时,还没等我讲话,下面的学生已经纷纷说道:“对了,对了,和我的看法一样。”既然学生们都已经发表了看法,并且这个“病人” 的确治好了病,我就趁势表扬:“看来我们班有许多和张医生一样医术高明的医生,谢谢张医生。” 张晓丹同学十分高兴地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这时居然也一个个都称呼她为“张医生”,弄得张晓丹同学一副“英雄凯旋归来”的模样,气氛既热烈又有趣。

        到了第二题时,由于刚才那题营造的氛围还笼罩着学生们,学生们举手更积极了。这一次我叫了一名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现在有请郭凯凯医生上来为第二个病人瞧瞧。” 郭凯凯同学显然很意外我会请他上来,但马上就配合我,十分开心地上台“看病”了。他十分认真地再看了看题目,肯定地告诉我:“这个病人其实没有生病。”于是,我故作惊讶地问台下学生:“郭医生诊断得对吗?” 台下的方正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他诊断得没错,这道题确实没错。”其他学生也纷纷点头称是。我高兴地说道:“有了方医生和郭医生以及这么多的医生一块诊断,确定这个病人确实没问题,我想他应该放心了。谢谢郭医生。”第三题也和第一题一样,请了一个学生“看病、治病”。

       最后,做总结时,我对学生说道:“其实我们在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难免会出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数学医生,及时地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小病变成大病,也避免下次再生同样的病。当然,是否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我们的检查习惯有关。对于那些没有做错的题目,我们就当作给他免费体检一次吧!同学们,希望大家不仅能做好别人的数学医生,更能做好自己的医生,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声音响亮,但其中那种坚定而又自信的语气更令我感动。

        其实,我只是将该错的题目设置“数学医院”的纠错情境,没想到孩子们表现出如此高的积极性,如此跳跃的思维能力,让我深深为之惊讶和感动。是的,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练习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学生们常常有淹没在题海里的感觉,十分被动。即使做对了,也没有太大的成功喜悦感。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多注意练习设计的形式,只要形式多样了,有趣了,贴近学生生活了,学生自然就愿意做练习,并能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也将大大地提高

       好了,今天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