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小学作文 小学作文

马革裹尸的典故_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

zmhk 2024-05-06 人已围观

简介马革裹尸的典故_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马革裹尸的典故”的话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1.马革裹尸的解释?马革裹尸的典故与出处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

马革裹尸的典故_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马革裹尸的典故”的话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1.马革裹尸的解释?马革裹尸的典故与出处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

3.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哪里

4.古代诗词中马革裹尸一词有何典故

5.马革裹尸典故的由来

马革裹尸的典故_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

马革裹尸的解释?马革裹尸的典故与出处

        马革裹尸的解释?马革裹尸的典故与出处

        《太平御览》卷四三八引《东观汉记》:“马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耶!’”后以此典形容决心报国,不惜战死疆场。宋·陆游《谢周枢使启》:“志士弗忘在沟壑,固当坚马革裹尸之心。”唐·李商隐《祭全义县伏波庙文》:“铜留铸柱,革誓裹尸。男儿自立边功,壮士犹羞病死。”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

       1、出自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2、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 )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3、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为国奉献。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哪里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近一年的时间了~~~~

        去年教五年级语文。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前,要求孩子们回家预习,提出问题:查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

        参考书上是这样解答的:“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为求更确切的答案,如,龚自珍的诗到底是如何写的?前段时间已经就这个问题上网查找过资料,遍寻答案,并不统一。总的来说,不外乎两种答案:

        其一:“青山处处埋忠骨”好象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典故出自《后汉书 马援列传》。

        其二:此诗出自西乡隆盛,原诗为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另附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1909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另有百度双飞客博客就此问题答曰:

       从网上可以搜到:

       版本1“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

       版本2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之一 有误传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版本3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塞》)

       版本4 人间处处有青山,何须马革裹尸还

       版本5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幸铸佞臣

       版本6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

        其实这首诗不是中国人写的,只是一首徘句、要叫诗也能免强哦!

       那么,到底原版是怎样的哩?看官请了:

        一些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事情,原来它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读《毛泽东传》,里面讲到:一九一○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他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写的诗多了,当时也没在意“改写”两个字。后来去查《毛泽东诗词全集》,发现了“改写”的诗《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震憾啊,震憾啊!原来改的竟然是西乡隆盛(西乡隆盛(1828-1877)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和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并称为“维新三杰”)的诗!真是很难把西乡隆盛跟老毛联系起来。以为老毛只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那西乡的原诗到底是什么?上网搜了一下,找到了西乡的原作,结果又把我震憾了!西乡的原作: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太熟悉了,初中的语文课本就学过了,印象深刻啊,这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彭德怀请示毛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主席说出的一句诗。原来不是毛主席的原创,也不是引自中国古人的(我还记得课本中的注释只是提到“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伏波将军马援),竟然是西乡隆盛的诗!在这样的情况下,脱口而出西乡的诗,可见这句诗以及西乡在老毛心目中的地位。看来西乡隆盛是毛泽东少年时崇拜的偶像是无疑了的。

       由此我想到,近代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不说日文学得比中文还好的周氏兄弟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留日生,连“土包子”老毛都是哈日的,没想到啊!看来这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啊。

       借这首诗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诗词文化哦:

        由于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大家都说日本是一个肤浅的民族,其实不然。具我所了解的最早的成熟的日本诗歌是出现在大约公元500--600年之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一个悠久而厚实的民族哦!

       村上喜代子有一首诗介绍给大家:

        为何又为何,

        然后复然后。

        儿童询问间,

        黄叶落悠悠。

       稻叶京子也有一首诗介绍给大家:

        花儿如雨纷纷落,

        触景生情几万千。

        生平长篇宏论语,

        不敌心中未吐言。

       (PS:另说改自我国古代一位名叫月性的和尚的<题壁诗> 原诗为: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若不成死不还; 埋骨何期坟墓地, 人间到处有青山。)

        还有,我已经遍查龚自珍的315首《已亥杂诗》,却没有找到教参上说的这首诗。就此问题,有些迷惑了。希望有识之士予以指点!在这里先谢谢您了!

古代诗词中马革裹尸一词有何典故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故事内容为:

        东汉初期,马援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边境动乱,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过了三年,马援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谋士孟翼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不料马援皱着眉头对他说:“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男儿应该战死在战场上,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

       孟翼听了,被马援的豪情所感动,真诚的说道:“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马援六十二岁时,又领兵远征,最终病死于军中,应了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言。

        成语马革裹尸,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马革裹尸典故的由来

       古代诗词中马革裹尸一词有何典故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讯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

古代诗词中马曹一词有何典故

        据《晋书?王羲之传》 附《王徽之传》载,徽之尝为车骑将 军桓冲的参军。冲问徽之官属何曹,徽之答:“属马曹。”复问“管几马答:“不知马,何由知数。”马 曹为古代管马的官署。后因以喻指低阶官吏。宋?苏轼《送李公恕赴 阙》:“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集古代诗词中一词有何典故?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古代诗词中扬马一词有何典故

        扬马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的并称。二人都是蜀郡人,所作辞赋多为歌颂汉朝声威和帝王功德,长于铺排,辞藻华丽。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谓:“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治,刻形镂法。”后人常把他们并举。唐李白《古风》之一:“正声何微范,衣怨起骚人。扬马激稳如泰山波,开流荡无垠。”扬雄夙慕司马相如,“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走上模拟因袭的道路,成就不如司马相如。“扬马”又称“马扬”。《文心雕龙·辨骚》:“是以枚贾追风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

古代诗词中荐衡一词有何典故

        《后汉书》卷八十下 《弥衡传》 弥衡唯善鲁国孔融及 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 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徂。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融年四十, 遂与为文友上疏荐之”东汉人聃衡料 械龄,之。后遂以“荐衡”用作吟咏举荐贤 才之典。唐?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 长句四韵》:“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 无人做蒯通。”唐?贯休《送沈侍 郎》:“俭府清无事,唯应荐弥衡。”

古代诗词中挟纩一词有何典故

        挟纩,汉语词语,意思是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

        典源

        《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

        「冬,楚子伐萧,宋华椒以蔡人救萧。萧人囚熊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杀,吾退。」萧人杀之,王怒,遂围萧。萧溃,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晋·杜预注:「纩,绵也。言说以忘寒。」

        释义

        披着绵衣

        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 杜预 注:"纩,绵也。言说(悦)以忘寒。"

        示例 :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沾恩抚循,寒士挟纩。"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纩,组练三千。"

        清 秋瑾 《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纩。"

        摺叠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

        示例: 阴飔一动,虽当烈火流金之候,使人翛翛有挟纩意。--明·宋濂 《看松庵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余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纩。"

       

古代诗词中獭祭一词有何典故

        陆宗达、王宁在《古汉语词义答问·说“祭”字》中曾有“獭祭鱼”即是獭“杀鱼”之说,认为:“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人们指堆积故实为‘獭祭’,即取堆积残余之意。”对此,钱剑夫先生却不以为然,他在《“獭祭鱼”非獭“杀”鱼说》(见1999年9月 4日《文江读书周报》)一文中认为陆说“甚新,然甚疑之”,并引《大戴礼·夏小正》和《礼记·月令》证明,“皆无释祭为‘杀’者。则陆所言,于古无证,创说也无可据之理”。

        钱剑夫先生虽然否定了陆说,认为“獭祭鱼”非獭“杀”鱼,但也未能指出“獭祭鱼”中的“祭”到底作什么讲。

        其实,说“獭祭鱼”为獭“杀”鱼,是前人早有的意思。不仅有“祭鱼”,而且还有“祭鸟”、“祭兽”之说。

        古代诗词中"獭祭"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月令》

        獭祭,又叫 獭祭鱼;《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两栖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排列在岸上;这种情形很像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

古代诗词中冰雪一词有何典故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征”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古代诗词中获麟一词有何典故

        《春秋?哀公十四 年:“春,西狩获鳞。”杜预注:“麟 者,仁鲁,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主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璀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鳞,之一句。”麒麟, 传说是一种璀兽,邦无道而鳞获,传说孔子自获鳞后中辍了《春秋》的写作。因用此典咏喻邦国无道或生不逢时。晋?刘琨重赠卢谌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唐?李白“古风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供参考。

古代诗词中陆沉一词有何典故

        《庄子?则阳》:“方且 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 也……”注曰:“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也。”“陆沉”原意是无水而沉, 啃隐居,亦指埋没人才。宋?黄庭坚《欠韵柳通叟寄王文通》:“故人昔有 汶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唐?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高义难自 隐,明日宁陆沉。”唐?杜荀鹤《秋日怀九华旧居》:“吾道在五字,吾身宁 陆沉。“北周?庾信《幽居值春》:“山人久陆沉,幽径忽春临。”又据《世说 新语?轻诋》:“(桓温)与诸僚属登 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陆沉”喻国土沉 沦。金?元好问《癸已四月二十九日 出京》:“只知灌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沉?”清?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之一:“陆沉预为中原叹,他日应 思鲁二生。”

        马革裹尸典故的由来

        马革裹尸典故的由来,马革裹尸一词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援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将军,他的功绩是边境平乱,他为人谦逊,对于功名没有太大的追求,只希望战死沙场,也不用棺材装尸体,只用马革即可。

 马革裹尸典故的由来1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名将,他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率兵平定了边境动乱,威震南方,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公元44年,马援打了胜仗返京洛阳,受到各方亲朋好友的祝贺。其中,有位谋士名叫孟翼,也向马援送上几句恭维之话。马援听后,责备孟翼随波逐流,一味的说夸奖他的话。孟翼听了十分尴尬,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又拿自己和汉武帝时期的伏波将军路博德比较,希望孟翼能教导自己如何长久保持下去。

        马援立志做个好男儿战死在边疆荒野,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孟翼听后,深感马援豪迈爱国,赞叹他的大将风范。一个月后,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马援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了成语马革裹尸,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主要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马革裹尸典故的由来2

虮虱无依

        有一次,马援在寻阳平定山林乱者,曾上表给皇帝,其中有这样的话:“破贼须灭巢,除掉山林竹木,敌人就没有藏身之地了。好比小孩头上生了虮虱,剃一个光头,虮虱也就无所依附了。”据说,光武帝览书后,觉得马援所言堪称绝妙,当场下令把宫中小黄门头上有虱子的,一律剃成了光头。

善鉴名马

        马援好骑马,也善于鉴别名马。他在交趾时,获得了骆越地方的铜鼓,便把它铸成骏马的模型,回朝后献给皇帝。他在表章中说:“在天上走莫如龙,在地上走莫如马。马是兵甲战争的根本,国家的`大用。国家太平时可用以识别尊卑顺序,国家有变乱时可以克服远近的患难。过去有麒麟,一日可行千里,伯乐见了,明白不疑。

        近代有西河子舆,也明相法。子舆传给了西河仪长孺,长孺传给了茂陵丁君都,君都传给了成纪杨子阿,我曾经拜子阿为师,接受了相马骨法。在事实上考验,时见功效。我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

        今想以活马为形,则骨法难备于一马之身,又不可传于后世。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上,皇帝下诏把此马立于鲁班门外,并把鲁班门改名为金马门。我现在严谨地依据仪氏的马络头,中帛氏的口齿,谢氏的嘴唇马鬣,丁氏的身中,把这数家骨相集中在一个模型上以为法度。”马高三尺四寸,围四尺五寸。皇帝下诏,命将此马放在宣德殿下,以作为名马的标准。

       好了,今天关于马革裹尸的典故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马革裹尸的典故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马革裹尸的典故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