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中作文 高中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_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大全
zmhk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_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大全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的讨论,我们开始吧。1.端午节相关传说2.端午节的故事传说有哪些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端午节相关传说
2.端午节的故事传说有哪些?
端午节相关传说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在印象中,端午节好像是一个纪念屈原的专属节日,实际上端午节绝非屈原专享,这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演变、南北文化不断融合的盛大节日。一、纪念屈原
这种说法最早出自于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以及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又被蛟龙所困,世人都为此事感到悲哀,所以每当到了此日就会投五色丝粽子到水中去,为的就是驱蛟龙。还有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的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搜寻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当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在打捞贤臣屈大夫的时候,就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就荡舟在江河之上,在这之后才逐渐地发展成了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是相关的,这里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肯。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三、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老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普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四、纪念台骀[tái dài]
据山西省历史学者考证,台骀治水从年代上要早于大禹治水,是颛顼帝时代治水官员。
当时台骀为治水患,奔波南北,疏导汾水,一路导水至灵石山头被阻,台骀带领百姓奋战在灵石山头,开山泄水工程异常艰难,人们日夜施工吃住都在山上,挖山不止。
当时水满为患又无路可通,也没有船只,(禹王治水时也是徒步上下,才有三过家门而不进的故事,据考证台骀治水要早于大禹,台骀治水以汾水为主,是以治水的历史和传说只在山西流传,而大禹治的是黄河,所以大禹的治水足迹和功绩要大于台骀)台骀和他带领的开山百姓每天的饮食来源就成了问题,汾河两岸每家都有劳力在随台骀治水,为了保证粮食能按时运送到工地,不耽误和影响人们的饮食保障,人们想出了以水送食的办法,用竹桶和芦叶等包裹食物,以木筏相乘顺流而下,把食物送给下游的治水的人们,途中也有不少食品被水中的鱼虾吃掉。随着人口的流动,很快(粽子的最早原形)这种食品就传遍了整个汉民族。
现在山西民间,五月五日祭奠汾神台骀,,祭品中就有粽子。
五、纪念介子推
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称君,封赏所有随他流亡的王公大臣,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求做官,背着老母亲跑到绵山隐居起来。后来重耳发现此事,悔之莫及,亲自到绵山寻访,但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无奈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他出来。谁知火烧了三日,介子推竟抱着大树和母亲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他,每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在房檐上插上杨柳,人们把这种插在房檐上的杨柳称为“招魂柳”。
古老的端午节,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下,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全民参与、活动多样、内涵丰富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如今大家过端午节,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延续的是民俗民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是纪念我们的璀璨文明。
端午节的故事传说有哪些?
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大多数人了解的由来想必是纪念屈原。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其实端午节由来不止屈原这个传说,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其他来历吧。
1、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人,由于父亲和兄长被楚王所杀,于是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讨伐楚国,后来攻入楚国都城郢,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就把他的墓掘开,鞭尸三百。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将越国打败,勾践请和。子胥劝说夫差灭掉越国,夫差不听,反而听信奸臣伯嚭的谗言,赐剑伍子胥。子胥对周围人说:“等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挂在东门上,看着越国军队攻入城门,灭掉吴国。”便自刎而死。夫差听说后大怒,将子胥尸体装起来,在五月五日那天投入江中。因此有传言说端午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尸被抛于江,化为涛神。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伍子胥显灵。
2、纪念介子推据传,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发令,五月五日这一天不得举火。因为此时天气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伤寒,难以医治。
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称君,封赏所有随他流亡的王公大臣,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求做官,不愿领赏,背着老母亲跑到绵山隐居起来。后来重耳发现此事,悔之莫及,亲自到绵山寻访,但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无奈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他出来。谁知火烧了三日,介子推竟抱着大树和母亲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他,每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在房檐上插上杨柳,人们把这种插在房檐上的杨柳称为“招魂柳”。
3、纪念曹娥端午节纪念曹娥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救父。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上虞人,父亲为了捕鱼溺于江中,几天之后仍然不见父亲的尸体,当时的曹娥才十四岁,每天每夜沿着江边哭喊寻找父亲,过了十七天之后,在农历五月五日投江,在五天之后被村里人找到。
孝女曹娥虽然死了,但是她却能找到她父亲的尸首,并把他背到了江堤边,人们看到这个场景十分感动,认为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后来人们把曹娥背父出水得地方就叫做贺盘村。她的孝心同时感动了村里和村周围的父老乡亲,他们把曹娥父女进行了埋葬,同时在曹娥挑水的江旁建造了一座曹娥庙,造了她的塑像,尊她为“孝女娘娘”。因为五月初五是曹娥投江的那一天,于是很多人将端午节视为纪念曹娥的节日。
纪念屈原的传说、纪念伍子胥的传说、纪念孝女曹娥的传说、纪念介子推的传说。1、纪念屈原的传说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2、纪念伍子胥的传说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吴王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噽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并将伍子胥赐死。
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孝女曹娥的传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4、纪念介子推的传说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端午的历史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端午节
好了,今天关于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